意識的擴張

回到《人性相對論》

快速索引

意識的擴張

空間意識

視野的範圍

時間意識

選擇的多與寡

認同感與歸屬感

同性質團體

 

 

 

回到快速索引

意識的擴張:打開心胸

  • 人類的智慧是隨著意識的擴張而進化的。

  • 只有當意識擴張的範圍大於問題所涵蓋的範圍時,個人才能看清問題的全貌,也才能知道解決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請注意:知道解決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並非代表一定可以把問題解決掉!因為當事人未必能一一備妥這些必要的條件。 〉

  • 目視遠方,煩惱光光:很多煩惱,說穿了,就是看得不夠開、看得不夠遠所造成的(意識範圍狹小所致,開=空間,遠=時間)。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用更宏遠的角度去觀察人生,或許煩惱就不再是煩惱了!(請參考→把心量放大)

  • 意識的擴張可分為空間意識的擴張與時間意識的擴張。

回到快速索引

空間意識:看開一點

  • 如果一個人只意識到自己個人的存在,那麼這個人就是個一己之私的人,他會很容易與其他的人起衝突對立

  • 如果一個人只意識到自己家庭的存在,那麼這個人就是個一家之私的人,他很容易與其他家庭的人起衝突對立

  • 如果一個人只意識到自己黨派的存在,那麼這個人就是個一黨之私的人,他很容易與其他黨派的人起衝突對立

  • 如果一個人只意識到自己種族的存在,那麼這個人就是個一族之私的人,他很容易與其他種族的人起衝突對立

  • 如果一個人只意識到自己宗教的存在,那麼這個人就是個一教之私的人,他很容易與其他宗教的人起衝突對立

  • 如果一個人只意識到自己國家的存在,那麼這個人就是個一國之私的人,他很容易與其他國家的人起衝突對立

  • 如果一個人只意識到人類的存在,那麼這個人就是人類沙文主義者,他不但容易與其他生物起衝突對立,也容易破壞地球的生態環境。

  • 如果一個人只意識到地球的存在,那麼這個人就是欠缺宇宙意識的地球沙文主義者他會很容易製造太空垃圾、破壞其他星球的環境,甚至發動星際戰爭。

  • 意識框框的大小就是你視野的大小。意識框框越狹隘,所看到的世界也越狹小,就好像中國成語所說的「以管窺天」一樣。反之,越沒有意識框框,越能看到完整的世界。

  • 當你與人對立時,你的能量狀態或是心的狀態,是「武裝的」、是「堅硬的固體」、是「有硬殼的」。但是如果你能轉念,想像自己是「流動的能量」、是「柔軟的流體」、是「沒有硬殼的」,例如:水、空氣、、等等。那麼,你的心就武裝不起來了,當然也就不願意去做一些無謂的對立了。
    這種
    流動的狀態也是最不容易受傷害的狀態,就好像拿刀子去切割水一樣,不但絲毫傷不到水,反而刀子上還會沾到柔柔的水。但是,如果你的流動性稍微差了一點,譬如像果凍或豆腐一樣,那麼,刀子還是可能把你切成兩半的。或許你會想到:何不乾脆把自己變成比刀子還堅硬的鎢鋼,讓刀子再也傷不了你,可是,你可曾想過對方也可能化身為切割鎢鋼的利器,讓這場武器競賽無限延續下去?

  • 試問:您的空間意識進化到什麼程度?當下您是否願意馬上結束與某些人的對立狀態?是否瞭解從對立意識中解脫的重要性?

  • 自我反省:
    是否還有不想跟他見面、不想跟他說話的人?
    是否還跟某人有心結?
    是否還有讓你厭惡的臉孔?
    是否還有讓你痛恨的一群人?

  • 人類文明進化史:
    神權時代→君權時代→民權時代→人權時代→環保時代(尊重人類以外的物種與生態環境)→宇宙時代(第三類接觸)

回到快速索引

視野的範圍:視野宏觀沒煩惱

  • 我們仰賴感覺器官來接收身體內外的訊息,這些訊息會影響頭腦衡量中心的判斷,其中又以「視覺」對我們的影響最深遠。也就是說,視野的範圍非常容易影響頭腦的判斷。

  • 視角的高低:海拔越高,視野越廣;海拔越低,視野越窄。也就是,越高的地方所看到的範圍越廣,越低的地方所看到的範圍越窄。大地母親把我們綁在地面上(地心引力),使我們的視野範圍變得相當狹小。如果我們又把自己關在房子裡面,那麼,視野範圍就更狹小了。但是,如果我們能把視角放在外太空,那麼,我們可能就沒有國界的觀念了。有首英文老歌(老鷹之歌)描述說:I'd_rather_be_a_sparrow_than_a_snail.意思就是說「我寧願像麻雀一樣在天空翱翔,也不願意像蝸牛在地上爬。」

  • 視距的遠近:距離越近,物體佔據視野的比例越大;距離越遠,物體所佔的比例越小。也就是,靠得越近,東西看起來越大,如果太近,東西甚至會佔滿整個視野;反之,離得越遠,東西看起來越小,如果距離很遠,東西甚至會看不見。

  • 近距離的利弊:近距離的好處是可以讓我們更專心地研究目標物。它的缺點是所看到的東西比較少,而且常常看不到「目標物」與視野外眾多「非目標物」的關係。另外,近距離會容易因為目標物比例變大而讓人誤以為目標物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 遠距離的利弊:遠距離的好處是可以讓我們看見更多東西,而且也可以看到「目標物」與視野內眾多「非目標物」的關係。所以,當你整天為了某件事在煩惱時,記得要把距離拉遠,讓這件事情的比例縮小,好讓你能看到旁邊的東西,或許鑰匙就在旁邊也說不定。但是,遠距離有時候也會讓人因為看不見目標物而忽略它對當前處境的重要性。或者,因為太遠了而讓人覺得「事不相干」,調頭而去。也就是,缺乏「息息相關」的感受,容易讓人產生冷漠的態度。

  • 自殺者的視野:
    一般而言,一個自殺的人,他的頭腦總是被某件解不開的難題
    完全佔據他的視野也只能看到那個難題而已,其他的一切都看不見了。他忘了身邊
    還有關愛他的人,還有值得珍惜的人事物,還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而這件困擾的事情絕非生命的全部。換句話說,他忘了這個頭痛的難題充其量只是一生中所經歷的無數困難當中的其中一個而已。在一生的時間縱軸上,這段煎熬的時間也只佔一小小區段而已,忍一忍就過了。所以,只要頭腦能夠騰出一點點空間,看的距離拉遠一點點,解決問題的期限延長一點點,整個世界看起來就不再那麼灰色了!
    一個付出不求回報的人,一個關心身旁親友的人,一定不會選擇自殺,他一定會選擇留在世上,好幫助那些更需要的人。

  • 衡量的尺度單位:視野範圍越小(視角越低,視距越近),衡量的尺度單位越小。反之,視野範圍越大(視角越高,視距越遠),衡量的尺度單位越大。例如:用顯微鏡看微生物時,我們所用的單位可能就是mμ(10-6M,百萬分之一公尺)。但是,如果是在外太空衛星軌道看地球,我們就可能會採用100公里為單位。人們之所以斤斤計較,是因為視野範圍狹小,眼前所見的少數資源就相對地顯得格外珍貴,怎能拱手讓給他人呢!如果視野遼闊,眼前所見的資源就相對地變多,又何必在乎那一點點東西呢!

  • 地域觀念:由於頻繁的接觸,我們對於週遭的人事物會產生熟悉感,而這份熟悉感很容易讓我們不知不覺地產生認同感。同理,長期居住在某個地方而很少與外面的世界交流的人,很容易認同自己土地上的人事物(地域觀念)。但是,對於別的土地上的人事物(例如:不同的風俗文化語言腔調膚色人種等等),就可能因為陌生感而產生排斥,甚至對立的情形(相異性質之間的對立)。反之,常常旅行或是與外面的世界有頻繁接觸的人,自然就見怪不怪而比較不會對外面的世界產生排斥感。

  • 空間壓迫感:科學實驗發現,生活在擁擠空間裡面的老鼠會產生暴力的行為,人類也有相同的傾向。因此,人們內心對寬廣空間的渴望會驅使人們在休假時往空曠的地方移動,以紓解空間壓迫感所造成的後遺症,例如:容易動怒、斤斤計較等心胸狹小的症狀。而越能提供無障礙空間的地方,人們越喜歡去。例如:海邊、山頂、公園草坪、高樓觀景台。一個深諳此道理(排除視覺障礙)的設計師通常都能設計出吸引人潮的作品。

  • 多去視野遼闊的地方走一走,對擴展「空間意識」有幫助。例如:高處、高山、海邊、公園、曠野、等。(高山可以養志!大海可以養量!)

  • 多看看天空,多看看星星,想像浩瀚無垠的宇宙,也有助於擴展空間意識。

回到快速索引

時間意識:看遠一點

  • 通常,觀察一件事情的發展,姑且不論結果的好壞,我們都會對這件事情的結束時間設定一個預估值。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會主觀地期望或客觀地預估這件事情會在某個時間內結束。

  • 自己製照的時間壓力:我們可能會依據心目中期望的時間表去調整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說,時間表的長短會影響我們所採用的手段。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對該問題的認知程度。如果當下對該問題沒有充分的瞭解,那麼就可能對解決該問題所需的時間產生誤判,結果就會造成該急的不急,不該急的反而急
    例如:用高壓手段去強迫別人,企圖在短時間內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與生活習性,結果招致反彈與憎恨,殊不知
    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工作,也是長期的工作
    又例如:心裡打算在某個時間內趕到某地,於是開車時就會心急如焚,胡亂超車,也無心欣賞沿路的風景,這就是「目標導向」所造成的「排他性」。

  • 外來的時間壓力:有時候時間壓力的來源是外來的,也就是時間表不是自己可以片面決定的,這個時候如果無法爭取到足夠的時間的話,那麼被情勢逼迫所採取的手段可能會留下較嚴重的後遺症。例如:要在客戶要求的期限內完成交貨,不得已只好犧牲睡眠加班或偷工減料。

  • 理想的手段Vs合適的手段:我們也可能依據心目中理想的處理方式來評估完成的時間。此時,手段的優劣就會影響結果的好壞與完成時間的快慢。其中的關鍵是在於心目中理想的處理方式是否就是合適的處理方式?鑑於只有合適的手段才能產生理想的結果所以為了找出合適的手段,我們不妨把解決問題的時間拉長一點(如果情況允許的話),給自己更充分的時間,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可能涵蓋的層面,評估每一種手段長期下來可能帶來的利與弊,並且隨時做好修正的工作,如此才能明白什麼才是合適的手段!

  • 如果評估的時間範圍拉得很長,代表這個人的時間意識是寬廣的。反之,如果只做短期的評估,代表這個人的時間意識是狹隘的。試問:您的時間意識的單位是:秒?分?小時?日?月?季?年?十年?百年?一輩子?或更超越?如果你的時間意識已經超越了「今生」,那麼,你對「死亡」還有什麼好害怕的?

  • 狹隘的時間意識:有些人很相信「前世今生」的因果關係,認為這輩子所遭遇的不幸是由於上輩子做了虧欠別人的事,所以這輩子才需要投胎來償還上輩子所積欠的債務。因此,碰到債主的羞辱、折磨、虐待只能逆來順受,絕對不可以抵抗或逃避,否則,下輩子還要連本帶利地清還。等到所有的債務全部都還清了,就可以得到解脫,不用再受輪迴之苦了。

  • 試問:要如何認出真正的債主?如果認錯了,怎麼辦?如果是真正的債主,除了忍受之外,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來與債主互動?

  • 試問:「前世」之前是不是還有「前前世」、「前前前世」、、等等更遙遠的前世?這些前世的恩怨怎麼算?算得清楚嗎?「今生」之後,到底還有多少「來生」?還要用多少「來生」來攤還債務才能還清呢?如果「今生」不小心又累積了新的債務,那又該怎麼辦?另外,如果萬一不小心還超過了,是不是也要給別人機會來還你多出來的部份?那麼,要如何才能剛剛好?要如何才能知道已經剛剛好了?例如:如果現在有朋友要請你吃飯,你要如何回應才能彼此不虧欠呢?如果前世他有欠你一頓,這次吃回來就扯平了。不過,前提是:這一頓飯到底是多大頓?會不會又吃過頭了?反之,如果前世他沒有欠你,這次你吃他一頓,是不是應該要回請一頓等值的飯呢?或者,乾脆不要去管誰欠誰,只管高興地接受朋友好意的邀請,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 如果你能確實知道今生的不幸是因為你在「某一世」的「某一刻」,在「某個地方」,對「某個人」做了「某件壞事」所造成的果報,那麼,你對「如何補償對方」就比較有依據的標準。但是,一般人根本無從知道前世的所作所為,因此,對果報的回應方式就只能順著平常習慣的模式去處理而已。

  • 受業」無法免,「轉業」憑智慧:「知道前世」和「不知道前世」一樣都無法改變前世已發生的事實,能夠改變的是「今生對果報的回應方式」。但是,不管知不知道前世,對於果報的回應方式往往受限於這輩子所學習而來的「思想認知與行為模式」。也就是,會受限於日常處理難題時所累積的習慣模式。〈請參考→成見與習慣

  • 不要用還債的心態去應付冤親債主,那是消極的作為!我們可以更積極一點,用愛心去做事,去待人,去感動對方,把雙方關係由冰點提升到融洽的境界!其實,你那還債的心態會表現在你臉上,人家一看就不會喜歡你,還會故意刁難你!因為你是在還債,不是真心關愛對方!二者差別很大!

  • 淪為宿命的奴隸「知道前世」也是有利有弊的。

    對一個器量大、肯自我反省的人而言,「知道前世」可以幫他突破時間的侷限,找出問題的根源,化解宿世的怨結,完成「利人利己」的目標!

    對一個消極個性的人而言,「知道前世」只會帶來安撫的效果,讓他安於現狀、安分地接受「果報」而已,反而不利於突破宿命的窠臼,開創嶄新的格局。

    對一個器量狹小、擅於計較的人而言,「知道前世」只會讓他把過去的恩怨帶到「今生」,延續過去的戰場而已!

    總之,「知道前世」不見得就能夠帶來好處,因為它有時候也可能會讓自己墮入惡性循環!讓自己更難
    從「過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在心態上更難像一張白紙般無染地去經營「今生」!

  • 一出生就讓我們忘了前世〈喝了孟婆湯〉,就是要讓我們從一張白紙開始!我們又何苦再把它挖出來呢?何況自無始劫以來,我們不知已經輪迴過多少世了,為何只單挑某一世的往事來解釋今生的果報呢?又,誰來評斷真假呢?

  • 淪為大師的奴隸如果某人有宿命通是像神算子一樣可以很精準地告訴我們「前世」的話,那麼相對地,我們也很容易崇拜他而淪為他的奴隸!

  • 看得遠,沒煩惱:如果你的時間意識已經超越了「前世今生」,進入浩瀚無垠的宇宙時間意識,那麼,你對解決難題的辦法或思考方式,就會有更多、更有智慧的選擇反之,如果你的時間意識過於狹隘,例如:只侷限在「前世今生」或更狹小的「此時此刻」,那麼,你就很容易陷入「一時的成敗所造成情緒波動中!〈請參考→得與失

  • 最後試問:如果真的有輪迴(Reincarnation)的話,那麼,你是被債務所逼才來投胎的,還是爲了幫助陷於苦難的有緣人而自願來投胎的?

 

 
  • 多去歷史古蹟走一走,對擴展「時間意識」有幫助。

回到快速索引

選擇的多與寡:

  • 意識範圍愈廣,可供選擇的資源愈多;意識範圍愈窄,可供選擇的資源愈少。

  • 可供選擇的資源愈多,愈有能力解決難題,也愈願意釋放出部分的資源給別人分享。但是,仍然可以發現有些人即使擁有了豐富的資源,還是吝於分享他人〈例如:金錢〉。那麼,這種人的資源交換系統就會慢慢變成封閉系統,因為別人也會切斷對他的利益輸送管道,換句話說,雖然他留得住錢財,但是卻也失去了其他有形或無形的資源〈例如:友誼、人脈資源〉。

  • 錢財也是一種資源,可投資在學習與進修來擴展個人的視野與才藝,完成自我的實現。試問:您捨不捨得花錢充實自己?還是選擇一輩子守住荷包?

  • 可供選擇的資源愈少,愈沒有能力解決難題,對僅有的資源更是緊抓不放。

  • 資源愈少或是只有單一資源可供選擇的人,愈容易自以為是,愈容易固執己見。

  • 應變能力:對某類事情的反應方式或想法也是一種選擇資源〈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通常人們對類似的刺激都會自動地產生類似的反應,也因此每次都必須承擔類似的後果,屢試不爽。因為針對單一事件而言,大多數人的頭腦裡面都普遍缺乏多種的「應對模式」來提供選擇,所以,這些僅有的應對模式就很容易淪為常用的習慣模式 ,甚至是每次必用的固定模式
    問題是:這個預設的固定模式是否能帶來滿意的結局呢?
    再試問:如果所有已知的的舊模式都證明失效時,我們如何想出全新的更有效的模式?

  • 開放思維空間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於處於逆境的人而言更是重要!也就是說,頭腦裡面開放愈多的思維空間,可供選擇的資源愈多,心情會愈寬泰,對未來會愈有信心;反之,縮小了思維的空間,讓頭腦掉入其中一種行不通的思維模式裡面空轉,心情會愈惡劣,對未來也會愈沒有信心!
    註:開放的意思包含新與舊兩個方向,亦即是
    1.舊:納入其他已知的思維模式
    2.新:開發出全新的、未知的思維模式

  • 思想上有多重選擇的人是精神上富有的人!所以,建議大家常常要提醒自己:我有多重選擇的〈例如:我有多種思維模式可供選擇、我有多種反應模式可供選擇、我有多種解決方案可供選擇、我有多種心情變化可供選擇、我有好幾個朋友可供選擇、我有好幾樣菜色可供品嚐、、等等。〉

回到快速索引

認同感與歸屬感

  • 認同感把世界劃分為認同的世界和不認同的世界。認同感容易產生盲目的袒護或盲目的對立

  • 認同感容易讓人產生歸屬感,而歸屬感會讓人想固定下來,於是生活就逐漸由開放狀態變成封閉狀態,也就是會從活潑的交流狀態逐漸變成缺乏活力的滯流狀態,最後則變成死氣沉沉的凝固狀態。雖然封閉系統也會帶來特定的利益,但是仍然遠遠比不上開放系統所帶來的長期利益。(參考→同性質團體

  • 意識擴張的範圍越大,認同的對象也相對地越大。但是,只要有認同的對象就會相對地有對立的對象

  • 小人物狂想曲:有時候人們會認同一個比自己偉大的目標來滿足渺小的自我。換句話說,認同感可以帶來自我膨脹的滿足感。

  • 至高無上的認同目標:如果認同的對象被視為至高無上的象徵的話,那麼就很容易與另外一個被別人認定為至高無上的象徵形成對立。因為至高無上是獨一無二的,具有絕對的排他性。也就是說,兩個至高無上的象徵之間是無法相容的。所以,至高無上的象徵一旦被挑戰時,就會引起至高無上的反擊,甚至犧牲性命也在所不辭。例如:宗教殉道者、為國捐軀烈士。參考→最高級

  • 對認同目標所做的犧牲越大,所獲得的榮譽越高,在認同圈內的地位也越高。

  • 外界的挑戰越厲害,內部對認同目標的信念就越堅定,隸屬的成員之間也越團結。也就是說,外來壓力越大,內部凝聚力就越強。例如:父母反對兒女交往的對象,想盡辦法要把他們拆散,但是卻發現他們越團結,感情越好。反而父母不反對時,他們內部整合的問題就在無外患的情況下被突顯出來,說不定很快就分手了。

  • 試問認同圈內的成員:為什麼會引起外界的挑戰?這些挑戰是有道理的?還是無道理的?

回到快速索引

同性質團體:物以類聚,缺乏雜質。

  • 人性有同類相聚的傾向,也容易排除異己。

  • 一群具有共同理念的人,彼此間產生認同感,進而形成一個同性質的團體。例如:政治團體(政黨)、宗教團體(修行村)、民間社團、、等等。

  • 同性質團體內部的相同性越高表示純度越高、雜質越少。純度越高越能在認同的領域裡發揮工作效率,因為在該領域裡大家有共同的理念,所以不需要把太多能量消耗在內部的整合上。

  • 相對地,純度越高的同性質團體越習慣接受相同的意見也越容易養成封閉的心態。一旦養成封閉的心態後,對內就只能接受較溫和的挑戰與衝擊,對於製造強烈挑戰與衝擊的成員就比較無法忍受,甚至會把該成員開除。對外而言,因為缺乏友誼的基礎做為緩衝的潤滑劑,所以特別容易產生排外的情結甚至引起戰爭

  • 同性質團體很容易產生「最高級」的思想觀點。也就是,很容易認為:

  1. 自己的團體是全世界最棒的團體。

  2. 團體的信念是宇宙至高無上的真理。

  3. 團體的成員是全世界上最親的人。

  4. 團體的領導人=上帝的代言人(參考→最高級

  • 過度浸淫於同性質團體不利於個人全方位的學習,因為,同性質團體只能在某些特定的領域上提供成員較佳的學習環境。如果挑戰的層面超出這些特定領域,同性質團體的成員就會束手無策。換句話說,缺乏全方位的學習,就只能應付專業領域內的挑戰而已。諷刺的是,來自生活的挑戰,往往不會如人所願,它偏偏會超出大家的研究範圍。所以,學習的範圍越狹隘,越容易被挑戰打敗。不過,最糟的還是,同性質團體總是標榜它的研究成果足以應付所有的挑戰,也就是,它很容易讓成員們深信同性質團體的信念、價值觀或行為準則可以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所以,成員們不需要離開團體,到外面去學習一些沒有用的東西。

  • 交友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發現志同道合的朋友會慢慢地形成一個小團體。然後經過幾年的磨合後,其中少數幾個沒有被淘汰的朋友會逐漸形成所謂「多年的好友」。隨著年歲的增長,這些「多年的好友」會慢慢變成主要的「交友圈」,甚至可能成為僅有的「交友圈」。這時,新的朋友想要融入這個「交友圈」會越來越困難。通常,這種情形特別容易發生在擇友條件比較嚴苛的人身上(比較不隨和的人)。於是,小型的「同性質團體」就誕生 了!當然,小歸小,大型同性質團體所具備的利與弊,它也統統有。這是一般人常常忽略的一點,很值得大家注意!

  • 名人的圍城一個有才氣的人常常會吸引很多崇拜者而成為名人。這些崇拜者會逐漸在名人的四周形成一道厚厚的牆,團團包圍住名人,使得名人隨時隨地都浸淫在崇拜者的讚美聲中。於是,中型的「同性質團體」誕生 了!值得注意的是,名人在圍城裡面住久了,已經習慣讚美的聲音了。這時候,如果有外人批評他、反對他,或是有高人指點他,名人會覺得很刺耳而無法靜下心來吸收這些不同聲音可能帶來的養分。這種情形就好像皇帝四周都是歌功頌德的佞臣,這些佞臣阻隔了批判的建言,讓皇帝無法察覺自己的過失。

  • 美哉!雜質!純質中揉入雜質才能產生新的純質,新的純質再揉入雜質才能產生更新的純質,如此不斷地注入新血才能擴展視野、活化腦力!(參考→動的生命意義

  • 雜質就像污泥一樣,雖然容易發臭孳生蚊蠅,但是相對地也可以充當肥料,而且越臭的污泥越能長出漂亮的蓮花!這也是這個世界美之所在!

  • 浸淫於同性質團體的人,就好像樹木種在不再施肥的土壤上一樣,它的成長會受到限制,甚至會枯萎!

回到快速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