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從與抵抗

回到《人性相對論》

快速索引

奴隸性格

叛逆性格

 

 

 

回到快速索引

奴隸性格:

  • 奴隸性格的養成是由於長期處於被支配的封閉環境,最後不知不覺地被同化的結果。同化的現象包括:

  1. 遵守支配者所訂定的規則。

  2. 認同支配者的價值觀。

  • 奴隸性格的人偶而也會抱怨不滿,但是最後總是屈就於支配者所帶來的利益而放棄抗爭。因為奴隸性格的人本身無法製造出等值的利益,所以,權衡得失後決定維持現狀。

  • 支配者所帶來的利益可能包括:

  1. 物質上的利益:金錢、薪資、生活費、禮物、鑽石瑪瑙、汽車洋房

  2. 感官上的利益:視覺的滿足〈美貌身材〉、聽覺的滿足〈令人陶醉的聲音〉、味覺的滿足〈美食〉

  3. 肉體上的利益:性的滿足、身體的照顧

  4. 心靈上的利益:鼓勵關懷、愛與被愛的滿足、感情的寄託對象〈親情、友情、愛情〉

  5. 學習上的利益:求知欲的滿足、專業知識技術的傳授

  6. 名譽上的利益:社會地位、頭銜身分

  7. 權力上的利益:指揮權、支配權、控制權、開採權、專利權、所有權

  • 奴隸性格的特色:

  1. 依賴總是期待別人的幫助或關愛,寧願選擇扮演需求者而非供給者的角色。

  2. 忍耐:習慣於忍受不平等的待遇而不抗爭到底,對惡劣環境有高度的適應性。

  3. 恐懼害怕支配者的暴力脅迫,害怕失去既得的利益、害怕探索未知的世界,害怕承擔失敗的打擊。

  4. 能量萎縮:沒有能量去突破現狀,無法實現心中的夢想,逐漸淪為光說不練的人。

  • 奴隸性格的人可比是一隻關在籠裡的小鳥,每天仰賴主人的餵食,主人餵什麼就吃什麼,久而久之倒也習慣了。突然有一天,有人把籠子打開,並且告訴它外面的世界有更多更好的食物。可是,鳥兒實在提不起勇氣,一方面害怕飛出去可能外面什麼都沒有,另一方面又懷念籠裡的同伴(親情或友情的羈絆,尤其是母親對孩子的情感),結果,就留在籠裡,終其一生。

  • 苦與樂的感受,也是一種習慣。當你想逃脫而逃脫不了,就會產生痛苦;而一旦認命了,不再想逃脫了,苦就不再是苦了,因為你已經習慣吃苦了,習以為常了。〈習慣吃苦是因為大腦在不知不覺中自動調整了對苦的認知標準,這也是人類自我保護的預設程式。當然,也有些人還是無法接受現狀,所以痛苦依舊。〉

回到快速索引

叛逆性格:

  • 叛逆性格恰好與奴隸性格相反。叛逆性格的形成是指雖然處於強勢的同化作用力之下,但是沒有被同化,反而逐漸升高拒絕同化的意願,使得忍耐的閥值愈來愈低。也就是說,越來越沒有耐性去忍受外來的壓迫,只要稍微一點壓力就馬上反彈。

  • 就進化的觀點而言,只要有能量就會有進步的希望。反之,如果缺乏足夠的能量,則勢必無法往前推進而只能維持現狀。叛逆本身就是一股強大的能量,猶如一把利刃一樣,端看當事者如何去引導這股強大的能量而已。歷史上所有偉大的發明與改革都是源自這股不滿現狀的強大力量;所有毀滅性的破壞與屠殺也是源自這股不滿現狀的強大力量。

  • 如何提高進化所需的動能?與外界有良好互動關係的開放環境有利於獲得進化所需的動能,而封閉的環境則會使進化的動能衰減。(參考→動的生命意義

  • 盲目的叛逆:叛逆性格的人有時候會對支配者產生成見而作出為反對而反對的反應,也就是會一概反對支配者所訂定的規則和價值觀,不管它是否有道理,也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提供等值的利益。例如:父母反對兒女交往的對象,想盡辦法要把他們拆散,但是卻發現他們越團結,感情越好。反而父母不反對時,他們內部整合的問題就在無外患的情況下被突顯出來,說不定很快就分手了。

  • 良性的叛逆:知道如何獲取叛逆的動能後,要如何提昇叛逆的品質,使它不至於淪為盲目的叛逆?所謂「近朱則赤,近墨則黑。」,沒有足夠的歷練是無法看清交往對象的好壞。所以,如果想要避免盲目的叛逆,不妨儘量擴大與外界交流的範圍,使自己能夠有更多的對象來做更完整的比較學習然後,再拿這些對象的優劣與自己的現狀相比,讓自己更加明白改革的方向。否則,如果只侷限在少數對象就很容易因為缺乏比較的素材而認定自己已經充分明白改革的方向了,如此一來就會錯失更好的學習機會,甚至誤入歧途也渾然不知。當然,在擴大交流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只見其利不見其弊」的盲點。不過,相對地,這些錯誤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瞭解自己愚昧之所在。

  • 如何輔導叛逆個性的人?叛逆個性的特質是對抗意識特別強烈,不太願意接受別人的領導或教導。如果我們用圍堵的方式,也就是用責備或限制的方式,我們將會升高他叛逆的能量。有時候叛逆的能量會強大到像洪水一樣,連我們都會被沖走。所以,如果強制圍堵的方法失敗了,我們不妨改採疏浚的方式試試看。通常,理性的人不會做盲目的叛逆,他能夠冷靜下來,聆聽各方的建言;而叛逆個性的人多半是感性的人,聽不進別人的忠告。所以,我們不妨也從感性的角度切入。步驟如下:

  1. 降格以求:首先,我們必須把位階降到與他平等的地位,也就是我們跟他必須是朋友的關係,而非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關係。

  2. 順水推舟:先暫時隱藏自己的不同意見,儘量表現出誠心來配合他的言行,例如:專注地傾聽他的看法,稱讚與附和他的意見。也就是,先讓他做嚮導,而不是我們自己又當起嚮導來。須記住!這個讓步階段一定要忍耐地做到他卸下對我們的心防,把我們當成真正的好朋友才算告一個段落。無論他的意見是多麼荒謬、多麼無知、多麼令我們火大,我們一定要想像自己跟他是站在同一邊的戰友。注意,千萬不要再變成敵人了。

  3. 見風轉舵:對於不太頑固的叛逆者而言,如果看到自己的路線出現偏差的跡象時,他會考慮轉向的。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發揮朋友的功能,幫助他下決心轉向,縮短他猶豫不決的時間。

  4. 逼入絕境:對於特別頑固的叛逆者而言,他會很堅持自己的路線,這種人很難在中途就宣告放棄,因此,我們就故意傾全力加速幫助他達到目的地。最後結果,如果證明他才是對的,我們恰好也給了自己機會去修正先前錯誤的觀點(我們有下台階)。如果證明他是錯的,我們一定要等到他嚐盡苦果,有充分悔改的意願時,才能伸手救援。如果不讓他嚐盡苦果就急於救援,那麼,這個人對這類問題就無法獲得完全的免疫能力,下次還是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5. 結論:「最終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也就是,誰對誰錯並不重要,一路上所建立的「朋友互信機制」和彼此「共同生活的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回到快速索引